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揭秘!首艘国产航母交接入列那一刻

2023-08-17 20:14:25    来源:长江日报


(相关资料图)

海报制图|邹小敏

作家郑蔚跨进武汉701所,在和山东舰设计团队的十多位设计师倾心交谈中,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团队脉动的澎湃:无论他们是从小在701所里长大的,还是从贫瘠山区里走来的一个农家的孩子,他们都是这么真诚地爱着他们设计的航母。虽然,他们最初可能对航母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前一天晚上还对701所颇为“失望”,甚至还想着跳槽,但当设计航母这杆大旗在701所里竖起来时,几乎所有汇聚过来的人精神状态都不同了——当一项伟大事业的召唤之声响起时,这项伟大的事业就开始铸造他们的血肉和灵魂!湛蓝的大海填满了主席台后高高的背景板,和身后的南海一样蓝。背景板的左上角,是一面飘扬的“八一”军旗,鲜艳亮丽;而背景板最中间的位置是一艘在大海中破浪前行的航空母舰,雄壮威武。此刻,会场中所有的人都知道,画中的那艘航母就停泊在他们身旁的三亚军港码头上。它有300多米长、70多米宽、20多层楼高,气概非凡。无论是谁,只要站在它的脚下都不能不心生敬畏,为之震撼。背景板的中间是一行红色的大字:“002航空母舰交接入列仪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与已经列装海军的001型航母辽宁舰相比,外行人可能仅从两舰外观上分不出它俩有多大的区别,但在现场的无论是航母官兵,还是建造航母的专家,他们都知道两者不可同日而语。002航空母舰是我们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舰。这“自主”中的甘苦和自豪,非亲历者不可知。世人所激动的是,人民海军自此进入了“双航母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双航母”的国家。这还意味着中国舰船人不是仅能将一艘乌克兰人造到六七成的航母“瓦良格”号续建完工而已,而且还可以造出“双航母”,就意味着可以自主造出更多的航母,迈向多航母时代。此刻,时针指向2019年12月17日下午3时50分。来自人民海军和航母建设单位的代表约5000人,早已在码头整齐列队,静候002航母交接入列仪式开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端木海:“有没有航母,将来就看你们的了”

701所002航母总设计师端木海作为航母建设者代表,站在建设单位代表的首排。南海的湛蓝和辽阔,尤其是那种从海底透出光芒的蓝,端木海早已熟悉和热爱。但此刻,在等待期盼已久的“交接入列”即将到来的这一刻,他却走神了,“中国政府提出第四百三十七次严重警告”这句久违的话,却突然从他脑海深处冒了出来。这句话刻入他的脑海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那时候,他还是山西临汾的一名中学生,父亲是中学老师,所以家里订了份《人民日报》。记得有一天,他看到一则消息《美国军用飞机侵犯我国领空 我提出第四百三十七次严重警告》,他既为这种军事挑衅生气,更为这种“严重警告”竟然达到了“第四百三十七次”之多而生气!他拿着报纸问父亲:“美国离咱这么老远,它的飞机怎么就能飞到咱中国?咱就这么一直没完没了地警告下去吗?”身为数学老师的父亲看着被激怒的儿子,沉默半晌,然后回答他:“人家飞机不是直接飞过来的,是坐航空母舰来的啊!”“那我们为什么没有航空母舰?”儿子一句话顶了上去。父亲望了望激愤的儿子沉静地说:“问得好问得好,你好好想想,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加重语气说:“中国有没有航母,将来就看你们的了。”很多年后,他回想起来,父亲没有说“中国有没有航母,将来就看你的了”,而是说“将来就看你们的了”,这说明父亲知道航母兹事体大,不是他儿子一个人能干得了的,而是寄希望儿子这一代人。2002年,他担任001型航母的副总师时,整天在船厂、北京和701所之间奔忙,几乎很少回武汉的家。严格的保密纪律已经让他养成了不与型号项目以外的任何人谈论工作的习惯,即使父母妻儿也不例外。父母亲知道军工企业保密纪律的第一条“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从来不问他在忙什么。2011年8月11日,辽宁舰首次海试。父亲是晚上看央视新闻联播才知道的。新闻联播是老人家的“世界之窗”,一天也不落。妻子后来告诉他,没看完新闻联播,他爸就激动得给他打电话,但他的手机却一直接不通。辽宁舰首次海试,端木海怎么能不在船上?茫茫大海里,他怎么还可能接到家人的电话?海试是整个航母建造过程中最紧张和令人兴奋的时候。海试开始时,会有几艘大力拖船将航母这庞然大物拖离码头。而离开码头后,拖船也将陆续驶离,新航母就第一次全靠自身动力驶向大海,从动力系统到船舶保障系统,都开始面对从未有过的考验。每个系统的所有运行数据都要被记录下来,而作为型号副总师,端木海必须心无旁骛,密切关注海试中的任何一个系统的测试数据是否异常。整个海试过程中,他几乎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海试回来,端木海半夜才走进家门。他轻轻推开父亲的房门,想看看父亲有没有睡,边想着怎么向老父亲解释。父亲没睡,坐在床上,似乎一直在等儿子回家,他放下手中的《人民日报》对端木海笑了笑。这不同寻常的笑容只有做了他几十年的儿子才能体会得到,那是端木海1978年高考拿到了国防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亲才有的笑容。端木海的心不由得颤动了一下。他在父亲的床边轻轻坐下,“电视你看到了。”他轻声地对父亲说。“看到了,看到了。”父子间特有的默契,让父亲好像早已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位从不善于在家人面前表达情感的数学老师,破天荒地、赞许地拍了拍儿子的背。“你去忙吧,去忙吧。”父亲催他说。虽然他不知道儿子具体在干什么,但肯定在干国家大事,儿子现在已如他所愿,是属于国家的人。能这样拍端木海背的,701所只有一个人,就是丁大安。对端木海来说,丁大安是老前辈,不仅年长他近乎“一折”,也就是12个生肖,而且他也是701所少数几位从国家“八五”计划起,就投身航母研发的总师。国家“八五”计划实施的年份是1991—1995年。1992年,改革开放的号角,让各行各业萌生了大干一场的豪情壮志。701所也在“八五”期间启动了航母的预研。不仅是这个团队,而是701所的所有人,都知道当年的海军司令刘华清说过一句话:“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这血性感染和激励了中国海军和701所所有的人。航母预研团队是一支由701所领导精挑细选出来的极为精干的种子队伍,他们秉持的信念是,即使“八五”干不成,锲而不舍,“九五”“十五”也要咬着牙继续干下去——中国终有需要航母这一天!绝不能当国家需要航母时,我们701所这个“战舰摇篮”拿不出应有的技术储备!1995年,也就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遥远的黑海岸边,“瓦良格”号航母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成,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1998年,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元的竞标价,拍下“瓦良格”号的所有权。1999年7月,一艘拖船拖着已经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开始了漫漫航程,这万里航程注定不会顺利。经过层层阻扰,2002年3月3日中午,创伤遍体的“瓦良格”号才被几艘拖船合力拖进大连港51区码头。船体外观锈迹斑斑、船体内部空空如也的“瓦良格”号,用外行人最通俗的话来说,如同一只“船壳子”,究竟能不能重新赋予它生命和活力,让它成为它曾经希望成为的样子?这个难题横亘在中国船舶集团和701所航母专家团队面前,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国海军在等待他们回答,党中央在等待他们回答!“能!我们一定能!”丁大安说,“我们701所只有这一个答案。”虽然丁大安、端木海他们,每个人都曾经一千次一万次想过、盼过为中国建造一艘航母,但在这样一艘“空壳子”船的基础上建造航母,是他们过去从来没有想过的。即便如此,他们也必须像刘华清司令员那样血性地回答:“我们701所设计不出航母,我们都死不瞑目!”因为中国太需要航母了。中国别无选择,中国海军别无选择,中国舰船人也别无选择!对丁大安来说,为了这艘航母,他还付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代价。就在他和团队一起将“瓦良格”号从土耳其拖回国内的路上,他爱人原本平稳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了。事发突然,组织上一时无法让丁大安迅速赶回国内,只能暂时瞒着他。等他大功告成,坐飞机回到武汉,当看到来接他的不仅有所里的领导,还有他唯一的女儿时,他才明白过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丁大安当年与爱人共结连理时对爱人许下的诺言,“而如今,我欲执子之手,而子撒手西去……”3年后的2005年4月26日,丁大安、端木海他们站在码头上,看着“瓦良格”号拖入大连造船厂的30万吨级船坞进行改造,“701要干航母了!”这消息传到所里时,所里响起如同炸裂一般的欢呼声。中国舰船人,等待这一刻,等得太久了。6年4个月后,001型航母首次海试。当海风吹拂着站在航母航海舰桥上的丁大安和端木海,他们的兴奋其实不仅仅是亲手参与让曾经的“瓦良格”号满血复活,更是已开始为未来建造一艘国产002型航母做技术准备了!虽然002型航母具体的设计总图尚未绘就,可它不是001型航母的简单复制这一总体思路已经十分明确。舰岛、船体、航空保障、滑跃起飞甲板、球鼻艏……都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优化设计,002型航母的总体设计图将出自701所总体研制团队设计师手中!而这一切,在2019年12月17日的今天,此刻,马上,这一切就将成为现实:002型航母要交接入列了!刘建国:我成了一名真正的航母总体设计师

三亚军港内,002型航母伏波静卧、彩旗高悬,隆重热烈地期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下午4时许,交接入列仪式正式开始。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刘建国站在端木海身后两排,能和全所仰望的行业重量级人物同站一个方队参加这么重要的交接入列仪式,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光荣和自豪。“70后”的刘建国,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2005年进了701所,那正是001型航母建造启动之年。701所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进人员,不论你是硕士还是博士,一律先去现场。所里给他的第一项任务,也是去大连船厂。那时候,“瓦良格”号已经停在码头上。之前,刘建国已知晓“瓦良格”号的完工率达到了75%,但他跟着“导师”上船一看,哪有75%啊:所有的武器装备,包括12座“花岗岩”战役战术导弹发射装置、“星座”BR电子战系统等全部拆除;属于航空技术装备的着陆阻拦装置、航空弹药运输和航空燃油系统等都不见了踪影;航母上必备的化学设备也全部拆除;而动力系统的高压锅炉、推进桨、轴系与锚碇装备、蒸汽泵、主动力装置热交换设备、涡轮发电机和涡轮增压装置,以及海水淡化设备等等,都被硬生生拆除,整艘船可以用“破烂不堪”来形容。“瓦良格”号千疮百孔的样子,让第一次上“瓦良格”号的刘建国原先即将投身航母建造的澎湃激情受到了“打击”。导师黄盛龙看他上船前的笑容不见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别泄气,我们701所历来擅长的就是创新和拼搏。设计航母,我们很快就会很擅长。它今天看着难,但不会难住我们的。”701所的导师制太重要了,所有新进人员,在进所最初的3个月入职教育后,会分配到不同的研究部门。部门给每个新进人员指定一名高工或研究员,担任他的导师,导师从最基础的怎么画一张图纸教起。为了给新进员工更多的帮助,同时还实行了“大导师制”,就是新进人员可以向所在部门所有的高工和研究员请教,这样即使原定的导师出差在外,新进人员遇到技术难题依然随时有专家为其指点迷津。现在回首往事,刘建国深感自己得益黄盛龙的言传身教。黄盛龙1940年出生,早在刘建国进所前5年就退休了。听说所里终于要干航母,但苦于人手不足,他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老将黄忠一般风风火火赶去所里报了名。他的学生刘建国是新进的正式职工,而身为导师的黄盛龙只是“返聘人员”。刘建国至今记得,他第一次领到的月工资是1142元,而导师黄盛龙每月的“返聘费”只有800元。“他每天早晨起的都比我早,早早地啃完了两个馒头就坐等着上船,每天都是迫不及待去开工的样子。”刘建国回忆说,“一个65岁的老人,不在家抱孙子,整天在有十多层的船舱里爬上爬下。只要看他的样子,我就知道‘造航母’这3个字在701所的老前辈们心里憋了多久。”这些导师,让刘建国知道了一个船舶设计师该是什么样子。如今,刘建国也是一名带过无数新人的研究员了。端木海曾总结过,001型舰的设计遇到的难题是“一无设计经验,二无图纸资料,三无规范标准”。更何况,这实际上是一场“反向设计”,是在“瓦良格”号既定的“船壳子”里进行总体设计,但又不是简单还原。已在001型航母上积累了“反向设计”经验的刘建国知道,002型航母是我国第一艘全部国产化的航母,无论是最初的概念设计和其后的方案设计,都应按照中国海军的总体需求和作战要求来进行。虽然它从总体上保留了辽宁舰的滑跃起飞方式,但002型航母必须对辽宁舰进行现代化重构。按照海军提出的要求,002型航母总体研制团队拿出的总体设计,可将002型航母的作战能力大幅提高。002型航母的另一个特点,是舰岛变小了。外军观察家对此十分敏感,认为舰岛缩小至少在舰岛的前方增加了一架舰载机的停泊位,由于该位置靠近航母的第一台升降机,方便机库中舰载机的调出,有效增加了航母的作战效率。通过卫星图像,外军观察家还发现002型航母位于两个起飞偏流板之间的弹药升降机舱门也与辽宁舰不同,舱门数量从4个减少到2个,但舱门的长度却从原来的接近6米延长到近8米,如果仅仅是给歼-15舰载机装上5米多长的“鹰击-83”反舰导弹,显然无需将舱门延长近2米。这巨大的舱门无疑还意味着它将要输送的弹药更具威胁性,这神秘而巨大的“大杀器”也许足以让它的对手不寒而栗。“其实,002型航母上3000多间舱室,几乎没有一间和辽宁舰一样的。正如端木海总师说的,002型航母与001型航母,是‘形似而神不似’!”刘建国说。刘建国所在的岗位是002型航母总体研制团队中的总体设计部门,他说:“我们既要充分理解上级下达的国产航母的核心要素和总体需求,也要对船体、动力、航空保障等各个分系统了如指掌,还必须和使用单位及建造单位反复沟通磨合,以尽最大可能满足海军提出的作战要求。”赶在2013年11月002型航母正式开建之前,总体研制团队先后完成了理论设计、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施工设计也基本完成。刘建国感慨地说,“航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建造要求最高、各个分系统最复杂、同时也是工程量最大的军舰。一艘中型航母的工程量相当于10艘导弹驱逐舰、30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我们总体研制团队为002型航母画的图纸达到了6位数。我有幸完整地经历了一次整个巨舰的建造过程,对航母的总体设计和建造有了直观而全面的认知。正是002型航母,让我成了一名真正的航母总体设计师。”赵大鑫:国产航母常规蒸汽动力系统达世界一流水平

赵大鑫还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隆重的“国家级”军舰交接入列仪式。从武汉出发前一晚,妻子细心地将他出席仪式要穿的一套西装熨烫整齐,并关照正在读幼儿园的淘气的二宝不能碰爸爸的西服。平时奉行“简装出行”的赵大鑫,这次还特意多带了一个箱子,专门挂这套西装,就怕它被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什么的压皱了。昨天,在三亚军港的码头上再次见到挂满彩旗、等待交接入列的002型航母时,他内心充满了自豪。因为,这庞然大物里,也有他的一份贡献。那个曾经为改变自身命运而苦斗的孩子,如今在为建造国之重器、为国家强大而奋斗。其实,他是2010年从浙大机械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进了701所后,才知道所里正在干001型航母的。2011年,第一次跟导师到大连造船厂,他见到正在进行系泊试验的辽宁舰,直觉还是被惊到了:“这么大个船,我什么时候能搞懂啊,感觉之前学的专业都废了。”浙大毕业的工科男,在就业市场上历来十分抢手。赵大鑫既然事先不知道701所在干航母,那他是怎么回掉了众多中外大企业的offer,而选择了701所?这还得感谢钱学森,在浙大读研时,他拜读了钱学森的《系统工程论》,钱老关于系统论的诸多论述打动了他,于是他选中了701所,“701所是总体所,核心技术应该还是在总体所”。他分到了动力分系统。对动力系统,他自信还是比较熟悉的。任何一台车打开引擎盖,里面的发动机各部分,他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但当他走进001型航母的动力舱时,有点蒙了,整个动力舱有个几百平方米的体育馆那么大,下去的楼梯都有好几层,他的直觉是“人都走到发动机里面去了”。记得刚进所时,他打开一张图纸,只认识上面的红线绿线,什么也看不懂,于是他天天去请教前辈。搞懂了,打个√;没搞懂,打个×,继续问。他坚信“努力付出,成果不一定成正比,但一定不会成反比”。后来有一天,他就一个问题去请教比他早进所一两年的师兄,师兄说,这个我也不太明白啊。这回答反而给了他几分宽慰:我还不算所里最笨的那个人,还有救。一艘中型航母的排水量只有4万—6万吨,它和满载30万吨的油轮相比,哪个对动力系统要求更高?肯定是航母啊。航母是战舰,不仅航速是油轮的好几倍,还必须具备抗击打能力,万一一套动力系统战损,还要确保其他几套动力系统能正常运行。同时,航母对航速要求严格,而要提升航母的航速,谈何容易。所以要提高航母的动力,实现动力系统“满负荷”运行,可没这么简单,有个国家的航母在首次试航中,就烧坏了好几台锅炉,只能狼狈回港。动力系统因此被称为“航母的心脏”。而型号研制的紧迫性和动力试验严苛的连续性,让赵大鑫这支年轻的研发团队必须常年在试验现场盯着。那地方可不是滨海城市大连,是还要向北好几个纬度的黑土地。这支年轻的团队在那里整整坚守了5年,每个人每年在岗都在270天以上。为了确保动力系统研制一次性成功,需要开展动力系统的1∶1陆上试验。在舰船领域,如此大规模的联调联试,在国内尚属首次。面对系统复杂、实验条件恶劣、经验缺乏等因素,赵大鑫研制团队主动跳出传统工作模式,提出了“精细化设计”的创新思路,还将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融入研制项目管理过程中,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可控。近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动力系统首次1∶1陆上联调联试开始了。联调联试指挥员发出口令:“启动油泵!”油泵发出欢快的节奏。“启动风机!”风机应声而动,风力强劲。“点锅炉!”“轰”的一声,烈焰熊熊。“设备预热!”显示屏显示设备很快达到了预定的温度和压力。指挥员与监控各项设备的研制人员交换自信的目光后,提高嗓门,憋着劲发出命令:“启动主机!”“轰隆隆……”虽然,动力舱里每台设备都有不同的音高、音质和频率,但当它们第一次汇聚在一起时,就像一支第一次登上音乐厅舞台演出的交响乐队,虽然乐队的各个分部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色彩乐器组,事先还没有合练彩排过,但之前各个分部各自的排练十分精心,首次合成时竟浑然天成,高低错落,十分和谐,气势恢宏,动人心魄!“终于能串起来了!”赵大鑫好激动啊,之前所有的精心计算和调整,不就是为了让动力舱里的那一件件大家伙“串起来”、输出让航母破浪前行的动力吗?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也只能激动一下子,必须在主机启动后,再次确认每套设备显示的数据正常。“加强观察!”他提醒团队成员千万别大意了。这5年的动力陆上试验,极大地增强了国产航母“心脏”的可靠性。国产动力系统及设备在首次海试中就突破了多项以往水面舰船航行试验的“瓶颈”,一次性通过了航行试验摸底考试,保障了国产航母首次海试的圆满成功。“可以说,002型航母的常规蒸汽动力系统,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赵大鑫自信地说。常天云:“怕什么,我们正好一起去学航空!”

当国家领导人登上山东舰,察看舰载机等作战装备时,701所山东舰总体研制团队中主管航空保障的常天云不是一般地自豪。别人可能没在意,但常天云知道,这次不同寻常的是: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当时舰上还没有一架舰载机;直到两个月后的2012年11月23日,优秀飞行员戴明盟驾驶552号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着舰和起飞。而这次002型航母从大连港出发前往三亚的途中,一架又一架歼-15舰载机从天而降,002型航母成功地开了“带机交舰”的先河。常天云本科读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与航空本来没有一星半点关系。也许是他的名字里有“天云”两字,所里让他干上了航空保障。他很快发现大事不妙,之前凡事不懂可请教老前辈,但整个701所老专家里,还找不出一位曾经干过航空保障的,他都不知道去请教谁。就连项目首席专家端木海之前既没有造过航母,也没有学过航空。“怕什么?”端木海依然是豪情满怀的样子,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都不懂,正好一起去学航空啊!错过这个机会,你这个‘天云’这辈子最多也就是只能像旅客一样买张票坐飞机看看天上的云,别想懂航空了。”于是,他跟着端木海马不停蹄去北上广深最繁忙的航空枢纽港学习和调研,请中航工业的飞机设计专家和航空兵部队的特级飞行员来所里上课,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整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保障飞机安全上舰,以树立“航母意识”。端木海给他们开会,言必称“航空飞行无小事”,强调“舰载机才是航母的力量源泉”,必须围绕着“让舰载机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来做设计。当时,航空保障最大的挑战是既没有技术资料,也没有既定的标准规范。甚至部队选出来的舰载机飞行员,也没有在“实战”状态下在航母上起降过。常天云很快发现,舰机适配的技术难度非常大,船上其他专业的人,干什么专业学什么专业就行,而航空保障涉及的专业面太广,学几十种专业,从机械设计、液压传动、强电、弱电到软件设计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既然航母航空保障领域是个空白,首先就从搭建技术体系开始。一梳理,发现舰载机和母舰之间牵涉到2000多个“接口”,就是有2000多项业务是必须通过航空和船舶两大行业合作才能完成的。最简单的来说,飞机要在空中找到茫茫大海里的航母,航母和飞机的通讯技术体制必须统一才能实现“互联互通”,整个归航引导、着舰、起飞的指挥流程和指挥口令也必须统一。在整个航空作业流程中,不能有漏项,如果有漏项,就可能有漏洞。航母甲板上飞机轰鸣,说话根本听不见,舰载机、车辆和人员要靠甲板标志标线和手势开展甲板作业。光是飞行甲板标志标线的确定,就花了很长时间,最后确定了红、白、黄这三种最醒目颜色作为飞行甲板标志性的主色调。其次,建立标准规范。就是所有的人都要知道怎么干。从2006年就开始启动航母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目的是确定中国航母应当怎么设计和建造,尽量避免设计师的个人倾向和认知盲区带来的设计缺陷。常天云再次为端木海扎实的作风所折服:端木海强调,规范中的每一个名词术语的内涵,都必须定义准确,清晰明了,做到总体设计、建造厂和海军对这个名词术语的理解都是相同的。航母的总体设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说,辽宁舰的续建设计是在“瓦良格”号给定的条件下改进优化,那002舰的设计就是按需设计,必须根据我们的需求来重新设计舱室和甲板的布局。002型航母的一大特点是按功能区域划分舱室,涉及航空保障的舱室约占全舰3000多个舱室的十分之一,这300多个舱室没有一间和辽宁舰是重样的。飞行员是最重要的战斗员,航母必须为其设立“空勤工作区”,把飞行员的航前体检、飞行准备、值班待命、任务下达、装具穿戴等流程都集中在一起,当战斗警报响起时,让飞行员不走回头路,能以最顺畅的路径、最快捷的速度抵达甲板上的战位。在“空勤工作区”附近的就是“飞行保障待命区”。在舰载机着舰时,甲板跑道上是没有人的;当舰载机着舰后,几十名飞行保障人员必须从待命区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舰载机身旁,进行加油挂弹。常天云说,“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这十字箴言是航母精神,千万不要以为“协作”两字放在最后就可有可无、不重要。在航空保障方面,没有航空和船舶的通力协作,那就没有一架战机能从航母上飞起来,就无法形成战斗力。所以我们在002型航母研制过程中听取了很多舰载机飞行员的意见,这些优秀飞行员给我们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所以我们说“优化”是“迭代优化”,就是不断地优化,不仅002型航母要在辽宁舰的基础上优化,就是辽宁舰也要不断地吸取002型航母的经验,持续进行升级改装。比如,阻拦索,这是航母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有航母的国家对这一技术秘密历来是严加封锁的。在辽宁舰上,用上了我们自主研发的阻拦索。但后来我们的舰载机飞行员对阻拦索提了很多意见,希望能够在新的航母上得到改进。阻拦索非常重要,必须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还要能够承受舰载机反复钩索的冲击。万一发生断裂,后果很严重。虽然阻拦索有专业的生产厂家,但常天云是总体研制团队的航空保障技术负责人,关于002型航母阻拦索的技术指标必须由常天云团队给出,经过反复论证和协调,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在新的标准下诞生了新的阻拦索,飞行员使用后觉得很好。如果说辽宁舰突破了舰载机起降难题,那在002型航母上,首要解决的是舰载机的调度问题。甲板上停满了舰载机,怎么最快捷地出入库、加油、装弹,再次放飞投入战斗是个大问题。就舰载机在甲板上停放的问题,端木海总师亲自带着常天云他们去反复论证,舰载战斗机之间的“安全间距”是多少,“舒适间距”又是多少,经过仿真和现场试验,一一确认。舰载机停得太密,出动时就可能影响速度;挺得太“舒适”,甲板上停机数量就有限。要在兼顾“安全”和“舒适”中找到最佳值。整个舰载机在舰上的作业流程,也是要常天云他们航空保障团队设计的。常天云在干航母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战舰摇篮”里的航空保障专家。他一生中第一次坐飞机,还是2004年从上海到大连现场去报到的事,时隔15年,他竟然成了半个“航空人”。如果说他这些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错过了大宝诞生的时刻。并不是领导不放他从建造的现场回来,也不是他“公而忘私”,还有什么比新生命诞生更重要的事啊!只是大连上空的老天爷不开眼,让他一早坐在机舱里,先是还可以看到航站楼,后来可以看到停在边上的飞机,再后来就只能看到雾茫茫一片了。这时候,愧疚和绝望涌上心头,他自认作为丈夫和父亲有点不像话,立即在飞机上给一三室的领导拨了电话。第二天一大早,他还在飞机上,701所一三室的一大帮领导和工会干部、女工委员就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他妻子待产的医院,代替这位还在飞行的奶爸迎接新生命的诞生。现在这个女娃已经11岁,取名“星星”。认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要像刘洋一样做女航天员;而他9岁的儿子“洋洋”,子承父业,迷上了舰船。邻居打趣说,你们家两个孩子的名字和爱好,加起来正好是“航空母舰”。但当时常天云也只在家里待了一周,就赶回大连参加辽宁舰的海试了。此刻,常天云还想到,当年他首次参与航母建设时,一三室的许主任传达中船集团领导提出的目标:通过建一艘航母,培育一支航母研制队伍,建立一整套管理和标准体系,打造一个能建造航母的基地,形成一种可传承的航母精神。他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这已经是第二艘航母了!世界上第一艘航母诞生于1918年,我们起步晚了将近一个世纪!我们吃够了没有强大海军的苦头!航母是建设强大海军的标志,所以我们必须迈开大步追赶,什么都拦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常天云走进办公大楼时对自己说。汪静怡:我们设计了山东舰,山东舰也塑造了我们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汪静怡,参加山东舰交接仪式时已过不惑之年,但她天生的就是一脑袋艺术细胞。前些年,当她乘坐着有“航母奶妈”之称的“查干湖”号综合补给舰迎面向山东舰驶去时,看到山东舰的两只硕大的锚紧贴着舰艏的锚唇,就像航母的一对眼睛,她不由得在心里说“好萌啊,太萌了,么么哒”。您也许不敢相信这个“文艺心”的女生,竟然主管着山东舰的甲板机械这类大家伙,比如,有数十吨重的大锚。有一次,海军的一位首长走进山东舰占了几层甲板的锚设备舱,其时山东舰正好抛锚,锚爪纵身扑向大海,锚杆拖带着数百米长的锚链,在锚唇上擦出一片火星落进海里,其声真可谓震耳欲聋、惊天动地,而站在锚设备舱里查看锚机作业的竟然是这个身高不过一米六的女子,让这位首长惊讶不已。其实,过去汪静怡不是这样的。在干航母之前,她都有点不知道干什么好了,喜欢的东西太多,她也太能干,而701所一三室派给她的活,有点打不起她的精神,她嫌一艘又一艘的快艇设计重复劳动有些乏味。晚上临睡前,她总是在床上辗转反侧:我要不要辞职专门去搞写作?还是兼职弄弄翻译?直到有一天,她发现701所几乎所有的人脸上都放了光:要干航母了!这个喜讯像春雷一样在701所上空炸响,人人都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干航母!这三个字一下子就将她心头云遮雾绕了多年的不确定感刮跑了!她记得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曾因为“航母梦”的破碎而哀叹:这不是一艘航母的终结,它更是俄罗斯航母时代的终结,是工厂及全国为之奋斗了近35年伟大事业的终结,是成为伟大强国骄傲与威严的终结。造航母,她对自己说,这对一个国家来说也太大、太重要、太光荣了。一种责任感和光荣感从心底升起:一个造船人如果造过航母,就是极致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没有辗转反侧,而是安然入眠:她的人生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确定感。但当她首次登上“瓦良格”号,才知道干航母并不简单,最起码的下船舱就是件提心吊胆的事。因为船舱里没有电,所以规定每个下船舱的人必须自带手电,且必须两人同行。就怕3000多个舱室让进去的人迷路失联。最重要的是,还规定“说话不能走路,走路不能说话”,因为乌克兰人当初为了拆走设备,粗暴地在船舱甲板上开了一个个大洞,直接把设备吊走,留下一个个长着大嘴的窟窿。要是没看见一失足掉下去,那可能相当于从几层楼这么高摔下去,致伤致残是大概率事件。更何况,即使和其他女性相比,她的体质也更弱一点,她有过敏性哮喘,以及心动过速,最突出的特点是她觉得自己比别人更怕冷,即使是夏天,也必须捧一杯热茶。而在船厂工地上,工作超紧张,总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她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心情去煎药调理,也只能拼了。辽宁舰造下来,她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之前,所有的人对她的评价是“温文尔雅”,这样的办公室女性在所有的职场里都是最受欢迎的。但一上舰就不行了,造船厂的师傅和军代表,都是喜欢直来直去的实诚人,很直接,也很干脆。而汪静怡说话太“含蓄”了,人家听不懂。因为现场的事实在太多了,她还在掂量忖度“这话可以不可以这么说,别人听了会不会不高兴”,大伙却认为她的意见已经发表完了,就进入下一个议题。这天晚上她破例没有睡着,在下半夜浓浓睡意升上来的时候,她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在她耳旁响起:“你是在造航母!造航母的女设计师,一定要忘记性别!”第二天,她一如既往地捧着茶杯去工地。但人却像“开挂”了一样,武汉女子特有的聪明、果决和女设计师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下子迸发了出来,简直天下无敌,让她的同事目瞪口呆。“汪老师今天怎么啦?”等她讲完话扬长而去,留下她的同事面面相觑,“好厉害啊!”但汪静怡自己知道,真正让她人生改变的是一位老院士。因为有哮喘,对气味敏感,所以她随身挎的包里,永远有万托林喷剂,还有速效救心丸。每次从武汉去现场,她带的大箱子里除了衣服就是一大包药。每次下船舱,她都要穿好硬头的劳保大皮鞋,但她的膝盖发不出力,每次出船舱都是用自己的双臂将自己硬拉上去的。但她没有叫苦,因为好几次她是跟着老院士下去的,老院士年长她三四十岁,她爬几层楼梯,老院士也爬几层楼梯,她觉得老院士太硬气了。在老院士面前,她只能算是孙辈,有什么好叫苦的。这让她不能不从心底里折服。更艰苦的是,有时还要去正在喷涂的舱室,即使戴了防毒面具,她依然会有窒息感。但当她重新走上航母的甲板,揭掉防毒面具,重新大口呼吸着炙热的海风,她知道这一关她熬过去了。原来,她是熬得过去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她感觉自己坚强无比。老院士教给她的更多,汪静怡说:“我以前只懂自己的专业,我的思维方式是从我的专业看,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而作为航母总体研制团队的一员,还需要有系统思维。航母就像一座海上城市,看着很大,但资源具体分配到每个分系统,又相当有限。所以在保障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必须坚持‘综合兼优’的思维方式。在现场,经常会遇到这个部门和那个部门、这根管道和那根电缆打架的事,就要设计师来现场拍板决策。我就特别佩服老院士,老院士是从大系统的角度来思维决策的,而不是本部门的利益,这帮我开阔了思路。”对汪静怡来说,最大的考验其实是航母补给系统的设计。补给是航母上仅次于飞行的第二大高危作业。最经典的故事发生在1912年秋天,“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在距离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远洋轮的100米远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彼此靠得较近,同向并行驶向前方。忽然,“豪克”号好像被大船吸引似地,一点也不服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匹克”号撞去。最后,“豪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撞出个大洞,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这就是“船吸效应”,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原理,流体的压强与它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反之亦然。原来,当两艘船平行着向前航行时,在两艘船中间的水比外侧的水流得快,中间水对两船内侧的压强,也就比外侧对两船外侧的压强要小。于是,在外侧水的压力作用下,两船渐渐靠近,最后相撞。如果说,“奥林匹克”号和“豪客”号相撞,是因为当时的舰船技术还太落后,但最近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即使是航母技术最成熟的美军,也曾多次在补给时发生撞船事故。航母补给时,与综合补给船同向同速同行。两船之间要抛缆,架起用于输送物资的高架索,高架索必须处于“恒张力”状态,钢索既不能松,又不能过紧。因为洋流和风浪的缘故,即使船长再有驾船的经验,船体的航向还是会出现波动。所以高架索一旦松了,它必须自动收紧;如果太紧了,也要自动放松。对701所来说,这个高架索是由专门的生产厂家生产的,但给定技术要求和参数的是一三室的汪静怡团队。相对过去补给船为驱护舰队补给的情况来说,为航母补给,不仅补给的种类大大增加了,而且高架索的“载量”也增加了,过去给驱护舰一次只需输送几百公斤的货物,现在航母上有几千人,高架索过一次就要送上几吨物资才行。而如今,汪静怡已经不再害怕了,她知道这种时候设计师是没有退路的。再难,也要迎难而上。“我也必须有‘恒张力’,这个不难的。”她自己鼓励自己说。山东舰首次补给试验时,汪静怡站在山东舰的航海舰桥上,她看着两舰同向同速并肩而行,油料通过管道输送,而大米、蔬菜等物资整箱整箱地从高架索输送到山东舰上。两舰仿佛是静止的,而两舰上的官兵紧张地忙碌着,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动静相间的特殊美感。她从随身带着的那只茶杯里喝了一口化橘红片。茶杯还是那只标志性的茶杯,图案是芬兰家喻户晓的动漫人物姆明,我国著名翻译家任溶溶曾翻译过姆明的动漫,深受国人喜爱。少女时的汪静怡也曾很喜欢这个动漫故事。现在的那个“开挂”了的汪静怡,如是。章汉钢:我要造好每一艘让海军兄弟凯旋的航母

章汉钢作为一三室山东舰船体分系统技术负责人,理应参加今天的交接入列仪式的,偏不巧的是,他的下一个型号任务要做一个重要试验,他不得不赶去西南的大山里。“别遗憾,下一次交接入列,大领导会不来授旗发证书吗?”领导对他说。他一想没错,这是必须的。任务紧急,就搭上飞机出发了。此刻,他在大山里听着中央广播台的实况转播,立即给自己进所后的第一位导师郑国基打了个电话。“我在看呢,在看呢!”郑国基在手机里说,“小章,你在第几排呢?咋没见到你?”“室里让我出差呢,这次错过了。”他的声音低下来,还是有几分失落。“没事,你都干上第三个大项目了,项目干得多,和领导人握手才有底气。”导师在电话里安慰他。“是啊。”他把导师的话细细回味了一下,作为导师的关门弟子,他懂得导师话中有话。导师郑国基是1936年生人,人生的前10年是在抗战烽火中度过的,日本兵的刺刀和大皮靴在他童年的心里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他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的就是保家卫国。1962年9月分配到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第一研究所三室,这是个舰艇总体研究设计单位,当时七院一所刚在上海组建,军用船舶设计刚从仿制阶段走向自行研制阶段,所里正在进行两型较小的水面舰艇的设计,一型是65护卫舰,一型是037反潜护卫艇。悲催的是,当时护卫舰的主炮都没有,只能到岸防部队将苏式100岸炮和莫斯科指挥仪拆下来整体装到新造舰上才解决了没有主炮的难题。后来他又被派往广州黄埔造船厂,担任037反潜护卫艇首艇的设计和“配试配建”工作,首艇的主炮是手动的美式76炮。建造期间,他受命乘该艇前往海南岛的海军榆林基地,艇小,在海上剧烈颠簸,大多数人都晕得呕吐不止,当时海南气温高于40℃,在无遮无盖的大海上,直线阳光下更是超过了70℃,但郑国基他们斗志昂扬,为参加我国自行研制第一代舰艇试航而无比自豪。这艘反潜护卫艇还没有定型就奉命参加了沿海作战,击沉击伤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匪船多艘,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反攻大陆的嚣张气焰。之后,该艇又发展出多种型号。1965年“八六海战”打响,这型反潜护卫艇在鱼雷艇大队的配合下,勇敢地击沉了吨位和火力远远超过它们的“章江”号和“剑门”号,英雄麦贤得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负了重伤。击沉“章江”号和“剑门”号的消息传到701所,平时最多喝1杯啤酒的郑国基,高兴地去街上打了1斤白酒,约了几个一起干反潜护卫艇的同事,把自己喝醉了。改革开放,他重新走进新一代产品的研制线,承担总体设计的他,参加了165、166舰的研制工作,这型驱逐舰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郑国基一生就参加了这2个型号的研制,这让他既自豪又遗憾。他认定徒弟章汉钢这辈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可前些年,刚进所不久的章汉钢,一时没安排进大的项目组,也有过“焦虑时刻”。尤其是一次大学同学聚会,章汉钢的一个上下铺同学,前几年辞职去了一家外资在上海的船级社。担任了船级社的首席代表。这次他回武汉,有点衣锦还乡显摆的味道,精心选了一家武汉人都很少知道的私人会所,请老同学们赴宴。章汉钢找到这栋在江边的老洋房,只见“首席代表”从头到脚一袭意大利名牌“阿玛尼”,看上去神采焕发。“各位同学,当年我们大学毕业时,相约‘苟富贵,勿相忘’。”他给章汉钢等一众的酒杯里斟满XO:“我这次回武汉,就是招兵买马,各位都是人才,愿意跟我走的,年薪百万,在船级社干一年,等于在国企干好几年啊。”最后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被“招聘”,反正章汉钢没有动心,也没再主动联系这位同学。“道不同,不与谋。”但以章汉钢的个性,他也不会主动与人说理论辩,大战三十六回合。他是个理工男,只想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来,所里资助章汉钢去清华读博。在清华,他偶然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在俄乌分家前夕,“瓦良格”号的兄弟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离开黑海,前往北方舰队基地途中和北约舰艇相遇。当美国第六舰队结束对库舰的“护航”时,第六舰队的指挥官道别说“祝一路平安”,而库舰舰长的回复出乎世人意料:“我已不知家在何方。”章汉钢想:一个人的内心要有多悲凉、多失落、多愤懑,才会向自己昔日的对手吐露内心的苦衷啊!博还没有读完,辽宁舰项目启动,那一年,是701所扩招元年,总共招了108人,人称“108将”。导师郑国基电话打到清华,章汉钢立马向自己的博导请了假,回一三室加入船体分系统。他觉得自己比师傅他们这一辈幸运,他等到了辽宁舰。真是生逢其时。2011年,701所建所50周年。701所复制了两座1∶1的火炮模型放在张之洞路的701所大门口。东侧是北洋水师铁甲舰“定远舰”上的一门副炮,口径150毫米。西侧是当年中华民国海军“中山舰”的阿姆斯特朗105毫米主炮。1937年10月24日,“中山舰”在武汉保卫战中与日机激战中弹而罹难。两门大炮的两个底座上,分别写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这就是最形象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后来,他听曾参与“中山舰”打捞和复制的所里的高工汪军省说,“中山舰”是沉没在武昌金口镇长江的江心,当时有6架日机对其轮番轰炸,船体左侧还留有被航空炸弹炸出的大洞。他想,“中山舰”上只有用高射机枪对抗恶扑过来的日机的勇士们,心中是何等的悲壮啊,也许在弹雨交加、舰体被江水吞没的最后时刻,他们多想有咱们中国自己的飞机、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啊!他觉得自己更幸运的是,还等到了山东舰。山东舰是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辽宁舰的船体结构基本完好,而山东舰则是从零开始,真正实现船体结构的自主设计。在船体结构的自主设计过程中,研制团队边研究、边攻关,完成了上万次的分析计算、上百项关键技术攻关及试验,突破了航母特殊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建立了航母完整的设计标准体系和船体材料配套体系,实现了船体结构的自主设计。所幸,他们的设计手段也出现了飞跃,辽宁舰还是二维设计,而这次首次使用了全新的三维设计软件,是全流程的三维设计,为了满足设计需求,团队还自行开发了20多种小软件。他们组每个人,至少都画了200张以上的图纸。在山东舰之后,章汉钢又进入了新的大项目组。一会儿,章汉钢的手机又响了,是父亲打来的。父亲告诉他,今天晚饭要庆祝一下。他还听见母亲在边上告状说,你爸今晚还要开那瓶五粮液呢,血压这么高,不要命了!他听见父亲幽默地回应母亲:“这叫开心得不要命了!”手机一会儿被儿子抢去了,儿子说:“爸爸你怎么不在电视里?我在电视里没有找到你。”“是啊。”他回答儿子说,“因为爸爸有新的任务,不能去会场了。”儿子一把将手机抱在怀里,嚷着说:“我要抱抱爸爸!”他已经好久没回家了。这个下午,大山里的他特别忙。不一会儿,章汉钢的手机里又进了一条短信,是在船厂做军代表的大学同学从三亚军港发来的:“老章,今天怎么在交接仪式现场没见到你啊?”他认认真真地回了条短信:“总书记说,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所以,我们701所的人活多啊!我现在唯一想的,就是造好每一艘能让海军兄弟凯旋归来的航母。”(作者:郑蔚 摘选自长篇报告文学《山东舰,交接入列那一刻》,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郑蔚,曾任文汇报《天下》《近距离》专刊主编,以及国内部、专刊部主任和报社特聘首席记者。参加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现场报道,以及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国庆70周年等大型报道活动。多次获全国和上海市好新闻奖,以及上海市“十佳记者”和上海市范长江新闻奖,2000年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们和航母彼此铸造虽然采访报道航天、军工、部队和公安有20多年了,但当我走进武汉701所开始对山东舰设计团队的采访后,一开始还真有被难倒的感觉。其实,当初我接到这个任务时,可以说是“大喜过望”。那还是2022年的秋天,意外接到一个电话:“打算让你来写701所山东舰设计团队的报告文学,怎么样?”要知道,前些年我写了719所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报告文学《大海都知道》后,就提出过写辽宁舰是怎么炼成的,却一直没有下文。而如今,我已从文汇报退休,竟然喜从天降,直接有了写山东舰的机会,怎么能不高兴呢!从长江尾来到武汉,跨进701所,在和设计团队的十多位设计师倾心交谈中,我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团队脉动的澎湃:无论他们是从小在701所里长大的,还是从贫瘠山区里走来的一个农家的孩子,他们都是这么真诚地爱着他们设计的航母。虽然,他们最初可能对航母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前一天晚上还对701所颇为“失望”,甚至还想着跳槽,但当设计航母这杆大旗在701所里竖起来时,几乎所有汇聚过来的人精神状态都不同了——当一项伟大事业的召唤之声响起时,这项伟大的事业就开始铸造他们的血肉和灵魂!令我尤为感动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的701所退休老专家的动情讲述:他们早年艰难的奋斗、来之不易的成就和令人痛惜的岁月蹉跎。他们的人生,就是我父亲这一辈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人生啊!无疑,我们离最好的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今天至少是我们的父辈盼望了很久很久的时代啊,怎么能不珍惜,怎么能不为之奋斗呢?他们设计了航母,航母也铸造了他们。让我们期待他们设计的新的巨舰出现在海平线上吧!【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